注册| 登录
高级检索
全部 主题 学科 机构 人物 基金
词表扩展: 自动翻译: 模糊检索:
当前位置:首页>
分享到:

我国影子银行体系信用创造对货币政策目标的影响研究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海啸,在此次危机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影子银行体系成为重要推手。危机过后,对影子银行体系的内涵、规模、运行机制、潜在的风险以及监管研究得到各国的重视。近年来,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发展势头迅猛,据穆迪公司测算,截止2015年末,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资产增长率已超过30%,资产规模达到53万亿元。伴随着资产规模的扩张,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信贷规模也快速膨胀,进而引发国内债务水平不断上升。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截止2016年一季度末,我国的债务总规模占GDP的比重已上升至创纪录的237%,庞大的影子银行体系信贷在带来更高杠杆率和各种风险因素的同时,也对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产生了一定冲击。当前国内外学者关于影子银行体系的研究缺乏系统性和统一性,使得目前仍没有一个普遍认可、统一的影子银行体系定义,从而难以为后续影子银行体系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清晰的分析基础。因此,本文首先通过比较分析国内外关于影子银行体系的界定视角和具体内容,归纳出了构成影子银行体系内涵的四个基本要素,即信用中介、规避监管、风险性和无担保,同时结合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实际对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其次,本文从资金的需求和供给两个角度分析了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兴起的动因并对现阶段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构成部分及发展现状作了阐述;接下来是本文重点研究的两部分内容,一是研究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信用创造模式并对我国影子银行体系信用创造规模的大小进行测算。二是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研究我国影子银行体系信用创造对货币政策操作目标、中介目标以及最终目标的影响。本文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影子银行体系信用创造增强了基础货币供给量的波动性;盘活了存量资金并加快了货币的流通速度,进而促进经济体系中广义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推动了投资需求型通货膨胀和结构型通货膨胀,从而给我国货币政策各目标的实现带来一定挑战。最后本文从加强对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及适当调整和完善我国的货币政策两个方面提出有关对策建议。

作者:
曹晓飞
学位授予单位:
西安财经学院
授予学位:
硕士
学位年度:
2017年
导师姓名:
刘菊芹
中图分类号:
F832.3;F822.0
关键词:
影子银行体系;信用创造;货币政策目标;对策建议
原文获取
正在处理中...
该文献暂无原文链接!
该文献暂无参考文献!
该文献暂无引证文献!
相似期刊
相似会议
相似学位
相关机构
正在处理中...
相关专家
正在处理中...
您的浏览历史
正在处理中...
友情提示

作者科研合作关系:

点击图标浏览作者科研合作关系,以及作者相关工作单位、简介和作者主要研究领域、研究方向、发文刊物及参与国家基金项目情况。

主题知识脉络:

点击图标浏览该主题词的知识脉络关系,包括相关主题词、机构、人物和发文刊物等。

关于我们 | 用户反馈 | 用户帮助| 京ICP备12020743号-4|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329号

检索设置


请先确认您的浏览器启用了 cookie,否则无法使用检索设置!  如何启用cookie?

  1. 检索范围

    所有语言  中文  外文

  2. 检索结果每页记录数

    10条  20条  30条

  3. 检索结果排序

    按时间  按相关度  按题名

  4. 结果显示模板

    列表  表格

  5. 检索结果中检索词高亮

    是 

  6. 是否开启检索提示

    是 

  7. 是否开启划词助手

    是 

  8. 是否开启扩展检索

    是 

  9. 是否自动翻译

    是